嘉義縣莫拉克颱風災後永久住宅番路鄉轆子腳三期基地開發案
為原民部落,在建築外觀造型設計以鄒族原住民獨特的傳統部落建築為發想,建築立面:屋身採紅磚白牆規劃,不但有呼應鄒族的傳統圖騰之外,在建築屋頂的造型更呼應「HuFu」(鄒族傳統聚會所)的傳統聚落造型-圓形屋頂設計,展示鄒族人熱情活潑的性情。
基本資料
座落地點: 嘉義縣
完工時間: 2013
基地面積: 46537 m2
總樓地板: 43,426 m2
規劃樓層: 地上12層 地下2層 共44戶
規劃類型: 公共
為原民部落,在建築外觀造型設計以鄒族原住民獨特的傳統部落建築為發想,建築立面:屋身採紅磚白牆規劃,不但有呼應鄒族的傳統圖騰之外,在建築屋頂的造型更呼應「HuFu」(鄒族傳統聚會所)的傳統聚落造型-圓形屋頂設計,展示鄒族人熱情活潑的性情。
座落地點: 嘉義縣
完工時間: 2013
基地面積: 46537 m2
總樓地板: 43,426 m2
規劃樓層: 地上12層 地下2層 共44戶
規劃類型: 公共
建築不但能提供舒適的生活,更能夠為其找到人生的目標。
建築的內涵中累積了大量創造者的經驗與智慧,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相。開發者給予建築內容的策劃想像,設計者給予建築命題的詮釋,這些賦予建築不同的價值創意與品味,這就是建築的人文。
好的建築如果沒有一份柔軟的心關懷人群、關懷社會、關懷使用環境,將是無法成立的;同時好的建築如果沒有設計者敏銳的獨特創意,也將註定是平凡的房子;再者,好的建築一定要經過時間與自然的鍛鍊,如果無精確的科學計算及精準的工藝製作使其屹立不搖,亦將無法成為出色的建築。
建築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呈現….莫忘初衷應是最好的起點
永遠懷著感恩的心用心生活,作別人生命中的天使,生命便開始有意義。